##EasyReadMore##

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

為何肉食危害人體健康? 骨質疏鬆及防癌等 (六)

二、牛奶是補還是毒?

 

我們經常看到報章雜誌和電視廣告向民眾宣傳喝牛奶、吃奶製品,對身體的好處很多,這樣才會長得像大樹一樣高大,骨骼結實又強壯。奶製品真的對身體有益嗎?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不久前發表的研究,喜歡奶製品的男性與同年齡、但不常攝取奶製品的男性相比,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。這項研究針對兩萬一千名男性,進行為期11年的追蹤調查,發現每天以奶製品來攝取鈣質超過600毫克的男性,與每天攝取鈣質不到150毫克的男性相比,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要高出32%。這個結果顯示奶製品的高攝取量,和前列腺癌腫瘤之間有關連。而每天透過奶製品大量攝取鈣,也會抑制血液內維生素D的含量。

 

奶製品的另一個問題是乳糖。牛奶的主要糖分是乳糖,乳糖的分子太大,不能直接被小腸黏膜吸收,小腸分泌的乳糖酵素會把乳糖分解為較小分子的葡萄糖和半乳糖,才能被腸黏膜吸收。兒童時期人體可以消化乳糖,但成年後多數人就失去這個消化能力,這已說明了成年人原本就不適合吃奶製品。

 

(無名註:前面黃建蘭醫師和姜淑惠醫師共同指出,成年人已不會分泌乳糖酵素。)

 

乳糖不耐症是因為小腸黏膜無法製造足夠的乳糖酵素,在喝了牛奶或吃了奶製品後,無法完全消化乳糖,這些未被消化吸收的乳糖到大腸之後,會被大腸內的細菌發酵分解,成為大量的短鏈脂肪酸和氣體,並使大腸內容物成為高滲透壓的狀態,吸入大量的水分,因而產生噁心、腹瀉、腹脹、腹絞痛及頻頻放屁的症狀,這些症狀通常在吃了牛奶或奶製品的三十分鐘到兩小時後發生。

 

其實,先天完全無法製造乳糖酵素的情形極少,以全世界的人口來講,大約有50%以上的人有乳糖耐受不良的情形,其中以亞、非人種發生的機率最高,但他們絕大多數並不是完全無法製造乳糖酵素,只是製造量不足。

 

小腸黏膜製造乳糖酵素的能力,一直到胎兒的晚期才開始上升,但到了兩、三歲大時就開始衰退,所以乳糖不耐的情形比較容易發生在早產兒,較大的小孩和成人身上。嬰兒和小小孩通常都能製造足量的乳糖酵素而少有乳糖不耐的情形,他們的乳糖不耐多發生在腸道感染之後,因為小腸黏膜製造乳糖酵素的活性最強的地方,是在小腸黏膜的頂端,而這裡正是最容易因致病原(像輪狀病毒)的破壞而剝落的部位。這就是為什麼嬰幼兒常在腸胃道感染後,變成慢性腹瀉的最主要原因。

 

既然人體本身對乳糖的接受度不高,為何我們還是執意要攝取乳製品呢?

 

大家都擔心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、骨折以及隨著老化而彎腰駝背等,所以拼命喝牛奶以為就可留住鈣質,儲存骨本。的確,食物中缺乏鈣質會產生骨質疏鬆的毛病,但食用乳製品並非解決骨質疏鬆的方法,乳品對骨質日漸流失起不了挽救或預防的作用。

 

造成骨質疏鬆的真正原因在於攝取過量的蛋白質和酸性食物,長期以坐姿為主的生活方式,荷爾蒙失調,咖啡因攝取過量(如茶及咖啡喝太多),太甜或太鹹的飲食習慣,缺乏維生素D,缺乏運動,壓力過大,熬夜、生活作息不正常,長期慢性病纏身,長期使用藥物,日曬不足,煙酒過量……等等許多複雜的原因所導致,不是牛奶喝得不夠。再者,還有比牛奶更理想的鈣質來源,具有不含膽固醇、低脂肪且蛋白質含量適中,單位熱量的鈣質百分比高等優點,例如某些深綠色葉子的蔬菜,像綠花椰菜、甘藍菜、蕪菁菜、海帶等都含有很高的鈣質。

 

(無名註1:相信很多人用「牛奶」來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,結果恐怕是失望了吧?從以上幾位醫師指出,喝牛奶不但無助骨質疏鬆,可能還會加重病情。)

 

(註2:富含鈣質的深綠色的蔬菜有:芥藍菜(238mg)、紅莧菜(191mg)、黑甜菜(238mg)、食茱萸(721mg)、香樁(514mg)、野苦瓜嫩梢(459mg)、野莧菜(336mg)、龍延草(424mg)……,其中以「食茱萸」的含鈣量最高,每一百公克高達721毫克的鈣質,以上資料取材自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網站:http://www.doh.gov.tw/ufile/doc/蔬菜類_030607.xls,請自行參閱。)

 

很少有人會比美國前短跑健將花蝴蝶的運動量還多的,但她40歲不到就去世了,追本溯源之下,得知因為美國人愛喝牛奶,以為喝低脂牛奶就沒事,其實那是騙人的,喝低脂牛奶照樣得心臟病、腦中風,(無名註:低脂牛奶其實是中度油脂)在約翰羅賓斯的《新世紀飲食》一書中有正確的資料。

 

人體真的需要牛奶嗎?一場如火如荼的論戰正在美國進行,讓有喝牛奶習慣的人無所適從。美國牛奶業者每年花費大筆的廣告費來推銷產品,因為牛奶一直被視為是理想的食品,擁有健康的形象,加上許多名人都擔任牛奶的代言人,牛奶的消費量自然在市場維持不墜。

 

但是,有一位柯恩先生現在成立了「反牛奶聯盟」,他認為牛奶中全是病毒、細菌,和來自

飼料中過量的生長荷爾蒙,喝牛奶不但沒有好處,甚至是各種疾病和過敏症的根源。反牛奶聯盟提出許多論證,像牛奶的成分結構,殺蟲劑殘留的問題,還自行募款在電視上廣告,宣導喝牛奶的壞處。雖然資金有限,無法跟牛奶業者的廣告抗衡,但已有些小兒科醫師同意他的說法。柯恩指出,以撰寫育兒書籍聞名的史波克醫師,也在他最新版的書中說,「牛奶不是兒童的必需品」。

 

這些觸目驚心的種種證據,加上參考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報告後,更讓人不得不開始深思,

牛奶對人體到底是補還是毒?以台灣為例,牛奶已是大部分嬰幼兒、學齡兒童的主要營養來源,也是許多成人的早餐飲品,雖然漸漸有人聽到對牛奶的質疑,但醫界所持的態度仍然保守。

 

(無名註:我希望醫界能盡快全面性的研究牛奶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,光靠幾位有道德正義的醫師是絕對不夠的。)

 

三、骨質疏鬆症的真正原因

 

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威脅現代人(尤其是中年婦女)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。在美國有25%的65歲以上的婦女,有骨骼礦物質流失的現象。一般來說,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,已失去了50%~75%的骨質。美國每四個65歲的婦女中,就有一個已失去50%的骨質密度,今天美國死於骨質疏鬆症的人比死於乳癌和子宮頸癌的加起來還多。

 

人的骨骼原本有一定的密度,以承受人體的重量,骨骼是人體含鈣質最多的地方,約99%的鈣質儲存在骨骼和牙齒中。若日常攝取的鈣質不夠,就會析出骨骼中的鈣質,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。鈣質的流失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,要持續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,如果出現牙齒鬆脫、蛀牙、身高變矮、指甲長得不整齊等現象,就是身體發出訊號,警告鈣質開始流失了,但一般人不會加以注意。

 

一旦鈣質流失,骨質密度就降低,骨骼變得稀薄、脆弱,稍微碰撞或擠壓就會損傷,甚至骨折。骨質逐漸消失的最終結果,即使只是輕微的刺激,骨頭都可能因此折斷。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骨質疏鬆症,目前醫學上對發生的原因仍然不明,不過由於多發生在女性停經以後,

所以一般認為跟女性荷爾蒙有關。骨質流失不是短時間造成,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,等診斷發現,通常都已流失原有密度的三分之一,因此及早預防相當重要。

 

血液中所含的鈣,絕對比骨骼中的鈣來得重要,人體需要鈣在血液裡做一些維持生命所需的運作,如控制肌肉收縮、血液的凝結、傳遞神經衝擊等等,當血液中的鈣不夠時,身體便會自動把骨骼中的鈣取出運用,若消耗掉的骨質沒有補回來,久而久之就造成骨質疏鬆。

 

(無名註:若血液中鈣濃度高,超過身體的需要量,血液中的鈣會自動儲存在骨骼中,修補骨質密度。)

 

研究出高、低蛋白飲食對人體鈣平衡的影響,可以發現,除了補充鈣質之外,「低蛋白飲食」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鍵。如果攝取的是高蛋白飲食,不論怎麼補充鈣質,骨骼吸收鈣的能量都是負成長的,換言之,若飲食中含蛋白質越高,流失的鈣質也越多。這是因為蛋白質是一種酸性物質,若攝取過量,體質將趨向酸性,為維持血液的酸鹼度,身體會自動析出骨骼中的鈣以平衡酸性,而導致鈣質的流失,所以骨質疏鬆的重大元兇,就是這些酸性物質和高蛋白食物。這樣的研究結果是不是令人大吃一驚呢?這跟我們長久以來的認知完全不同。因此別再迷信牛奶和奶製品可以留住鈣質、儲存骨本,應該仔細計算每天吃的蛋白質量,才是治本之道。

 

(無名註1: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骨質研究結果顯示,以肉類和乳製品中吸收高比例蛋白質的婦女,骨質流失是從蔬菜中吸收大量蛋白質婦女的三倍。動物製品中有大量酸性物質,不利骨骼健康,蔬菜中雖然也有酸性,但蔬菜有其他物質可中和酸性。)

 

(註2:綜合以上幾位醫師的看法,我已經初步知道骨質疏鬆症的原因與解決之道。骨質之所以會疏鬆,是因為骨骼被身體抽取鈣質,造成骨質密度不足,為什麼身體要抽取骨頭的鈣質?是因為血液或體液中的鈣不夠,以及酸化的關係,用鈣可以平衡血液的酸鹼度。為什麼血液或體質會變成酸性?是因為吃太多酸性食物和蛋白質的關係。因此解決之道,第一就是隨時維持血液和體質呈弱鹼性的狀態,多吃鹼性食物,少吃或不吃酸性食物,如此一來,身體就不須要抽取骨骼的鈣質來平衡血液的酸鹼度。第二就是大量補充鹼性食物的鈣質,像上面提到的那些高鈣蔬菜,再配合維生素D、維生素C…等有助於鈣質吸收的維生素,多曬太陽,這樣血液不但呈鹼性,而且血鈣濃度高,身體就自動會去修補骨質密度。

 

所以這樣分析來看,血液、體液和其他器官中的鈣只佔身體鈣含量的1%,已經證明身體需要的鈣並不多,只需要少量的鈣即可維持機體的正常運作,關鍵在血液和體質要保持鹼性,這也難怪非洲班圖婦女一生未曾食用奶製品,卻從沒有發生骨質疏鬆症,因為他們的鹼性食物比較多,體質不酸化就不會動用到骨骼的鈣質。現在美國或台灣政府都說一天要攝取幾百豪克的鈣質,其實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原因,就算補充再多鈣質,如果身體是酸性的,根本無法吸收。)

 

人體在自然健康的情況下,血液呈弱鹼性,PH值約為7.4,此時體內各種生化機轉效能最大,廢物與毒素都能迅速排出體外。相反的,若吃太多酸性食物,身體和血液將轉為弱酸性,這時參與血液淨化的內臟器官,如心臟、肝臟、腎臟、脾臟、胰臟等,都會加重工作負擔,久而久之,導致各臟腑衰竭,體內的廢物和毒素無法迅速排出體外,並累積在各器官中引起病變,像在關節的地方,造成關節炎、風濕、痛風等。

 

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的區分食物的酸鹼性:

大部分的動物性食物,像肉類、魚類、蛋類;大部分的澱粉類和穀類(尤其是經過精製加工的,如白米、白麵粉);油脂類、奶油、油膩、油煎、油炸的食物;精製加工食品、甜食(尤其是添加白糖或砂糖),像巧克力、白麵包等,這些都屬於酸性食物。大部分的蔬菜類、水果類、海藻類;多數的堅果類,像南瓜子、葵瓜子、杏仁、腰果、芝麻、核桃,這些都屬於鹼性食物。簡單來說,植物性的食物主要是鹼性,動物性的食物主要是酸性食物的來源。

 

四、農藥殘毒

 

現代化的農場大量餵食噴灑過農藥的穀類、有毒的化學藥品、荷爾蒙給牲畜吃,這些殘餘的毒物就間接轉移到食用肉、蛋、乳製品的消費者身上,科學家認為,目前流行的免疫系統疾病,像癌症、愛滋病等,跟身體中含有毒性之化學品有關。因為有毒化學物的污染,許多人的神經系統疲憊、不安、易怒、情緒不穩,或肝、腎等內分泌系統損害,以致造成先天性缺陷、幼兒學習力低落等,這些都是問題所在。

 

很多人都有「給動物吃的可以隨便些」的觀念,所以給動物食用的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,是人類食用的農產品的五倍。當這些殘毒進入動物身體後,雖有一部分會被代謝而排出體外,

但沒被代謝的或來不及排出的殘毒,就侵入細胞組織和體液裡面,這樣經年累月的堆積下來,動物體內的農藥殘毒,可能是蔬菜水果的五倍到二十倍之多。因此,只要吃一口肉、蛋、奶,身體就必須負責處理這些額外的毒素,當這些毒素無法或來不及化解,而累積在身體的器官組織裡達到一定的程度時,人要不生病也難了。

 

大家都知道牛吃牧草,但聽過美國人是怎麼養牛的嗎?他們把下水道挖出來的東西處理處理,還有報紙、肥油、塑膠牧草、抗生素、人工甘味,全部混進飼料裡餵牛。此外,還要給他們一點蛋白質,讓牠們長得大一些,價錢比較好一點,所以就把一些牛羊的腦子打碎給牛吃,所以美國人養的牛也吃葷。這樣的養法,牛怎麼不會生病,所以只好拼命使用抗生素,以避免動物在賣出之前就死亡,導致血本無歸,這些牛在飼養過程中,不僅僅是荷爾蒙和抗生素的問題。《新世紀飲食》的作者約翰羅賓斯把這個真相提出之後,連美國的知識份子也開始少吃牛肉。

 

台灣人有85%的抗生素是吃進去的。一隻本來要養六個月以上的雞,現在只要一個多月就長大成雞了,還有所謂的棒棒腿,聽說只要14天就可以長得那麼肥了。台灣的養殖業內幕是很可怕的,為什麼這些動物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長這麼大?原因就是使用很多的荷爾蒙,同時也不讓牠們運動,一旦動物的抵抗力變弱,再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來挽救其生命。根據統計,台灣只有15%的抗生素是用在人身上,其他85%都是用在養殖動物,不僅是用在雞鴨牛豬等,連魚,水產類也用。

 

現在很多人的臉上長得花花綠綠的痘痘,都是因為脂溶性毒素的原因,這些充滿脂溶性毒素的食物吃下去,肝臟馬上就受傷了,排毒能力受到影響,馬上反應到全身的皮膚上。然後電視廣告拼命灌輸說,擦什麼保養品可以讓皮膚美白細緻,其實美麗的根本不是擦昂貴的保養品、化妝品,而是從體內開始改變,遠離可怕的毒素才是健康之道。

 

亨利畢勒醫師(Henry G. Bieler M. D.)所著《食物是最好的醫藥》中提到,「身體有兩個過濾系統:肝和腎,脂肪或脂溶性毒素應該在肝臟過濾,但是,太多的脂溶性毒素在肝臟過濾不了就進入血液,身體是有智慧的,不願意讓這些毒素干擾腎臟,就讓皮膚做出替代性排除。所以臉上長得花花的是一種徵兆,假使不注意,干擾到毛囊,就容易掉髮,干擾關節,就出現關節炎,再嚴重的就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,如干擾胰島素,就出現糖尿病。」

 

光是油脂由淺入深就會產生各種部位的毛病,現代人常在不知不覺中吃入人造奶油(精製過的植物油)的食品,我深深覺醒到健康要從吃開始。 (女性有月經,一個月可排一次毒,故禿頭較少,但停經後,仍大魚大肉地吃,毒素就容易干擾,而產生許多症狀。)

 

五、一位醫師的改變

 

《這樣吃最健康》一書作者姜淑惠醫師接受上海譯報專訪,仔細陳述她研究自然療法的心路歷程。

 

「我三十歲才開始認真學習吃飯這檔事。」姜淑惠醫師說。

 

因為一場球賽造成了腿傷,當她回過頭重新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時,意外發現「自己三十年來一直吃錯飯」這個驚人的事實。「我相信健康和疾病都是吃出來的。」習醫的她在檢視自己的飲食以及行醫過程中,越來越肯定飲食和烹飪才是操縱健康的幕後黑手,至於吃藥則是下下策。

 

姜淑惠說,中國老祖宗早在《神農本草經》說明這個事實,「西方醫學之父」希波克拉底也推薦:「食物是最好的藥物。」我們每天吃進肚子裡的佳餚美食,可能是毒藥,也可能是保證健康的仙丹妙藥,差別只在如何選擇及怎麼料理。

 

多年來,姜淑惠透過親身的體驗,極力倡導「肉食不如素食,熟食不如生食,預防勝於治療」的觀念,她殷殷勸告親朋好友和病人,「自家廚房就是最好的藥房」,把上妙飲食當成最好的藥物。

 

(無名註1:每個人都知道『預防勝於治療』,可是有幾人確實做到呢?比如說,早睡早起,十點上床、六點起床,保持正常的作息習慣是維護健康的基本原則,但現在台灣社會有許多24小時的輪班工作,有人就貪圖夜班錢比較多,這就是典型的要金錢不要健康,要錢不要命,等到身體出現問題,生病了,肝出問題了,莫名其妙得癌症了,再去花錢、花時間治病、吃藥,拼命的賺錢,然後再拼命的花錢治病。這些24小時的工作,像什麼超商、高科技產業,你們這些企業的負責人難道不是在造業障嗎?天天在造業障,你自己都不知道!「人很聰明,怎麼會愚癡?」這就是貪、瞋、痴三毒中的貪心和愚痴呀!

 

有了健康才能創造財富,但有了財富還不滿足,還想要更多,為了製造更多財富,而失去了健康,這就是愚痴。有了健康,即使錢少,也是很富有的。古人說:「良田萬頃,日食三升。廣廈千間,夜眠八尺。」所謂知足常樂,不知足者常憂,一般人通常貪心多欲,若能不貪寡欲,日子就可以過得輕鬆愉快,健康快樂。其實這個道理人都知道,但「知易行難」,貪心作祟啊。

 

所謂「俗話」,是講給俗人聽的,這些俗語是俗人的處世智慧,「智慧」是一般通俗的說法,世俗或世間法的智叫「智識」,出世間法的智才能叫「智慧」。世間「智」為「有漏智」,出世間「慧」為「無漏智」,無漏智才究竟圓滿,修出世間法才能得無漏智。通達世間智與出世間慧,合起來叫「智慧」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智慧,換言之,都懂一點世間智與出世間慧,只不過是零散而不圓滿的。

 

同樣的道理,世間福,謂之「福德」,住相布施,為有漏福;出世間福,謂之「功德」,無相布施,為無漏福。

 

所謂「聰明」,是指世間法的巧智,所謂「世智辯聰」、「耍小聰明」,這是有漏智,以出世間法的智慧觀之,往往是愚痴的行為。「愚痴」是相對於「智慧」來說的。

 

無漏智很難用文字道盡,它可以說是真理,就是盡未來際,也沒有任何錯誤,《寒山詩集》就是無漏智的代表之一,參寒山詩,就是親近無漏智。而修行第一就要修智慧,以智慧為引導才不會走錯路,走冤枉路。要修智慧,就要讀《寒山詩集》,參寒山詩,久而久之就會開智慧。無漏智,一般人看不透的,只有聖與聖方能知之,就如佛咒,乃佛與佛方能知之,凡夫解佛咒是「以凡測佛」,佛咒有無量義,是無法翻譯的。

 

所謂有漏智,就是知識或論理有漏洞,可找出錯誤加以駁倒。但無漏智你不可能駁倒,那是宇宙真相與真理,就像因果、地獄、天界、四聖法界,這種的出世間法,非世間法所能測度,超出世間智所能想像、思議的範圍,謂之「不可思議」,即是指無漏智的範疇。就像凡夫看寒山,叫做「以凡測聖」,凡夫解佛經,謂之「文字般若」,就是從字面上解釋,而沒有親身實證。

 

所謂「上醫治未病,下醫治已病」,上等的醫生會教你怎樣做才不會生病,下等的醫生才治療已發生的疾病,但上醫也會治已經生病的人,用「回歸自然」的「預防式」的方法,同樣也可以治病,上面的葛生醫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,用大量的新鮮蔬果汁,可以治好癌症。希望整個醫界能多幾位有道德良知的「上醫」出來,少幾位以利益掛帥的「下醫」,這才是全民之福。)

 

(註2:美國哈佛醫學院身心醫療部Bansan博士花費三十年的時間研究,發現75%~90%的西藥,確實『無任何治療作用』,卻是毒害人類身體最大的元凶。人類生病需藉由健康的食物攝取營養以抵抗病菌,才是正確治療疾病的最佳方式,不能再吃西藥治病,來毒害自己的寶貴身體。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,就是吃了藥還是沒用,我想Bansan博士的意思不是說西藥完全無用,而是說用藥只能控制疾病,卻無法根治疾病,而且吃藥還有其他的副作用,比如說,治好了失眠,卻發生便秘的副作用,舊病好了,又生出新病。)

 

(註3:美國畢勒醫師(Henry G. Bieler M. D.)所著《食物是最好的醫藥》(英文書名:FOOD IS BEST MEDICINE)曾說一段我認為可以列入醫學治療的名言:

 

『在我行醫五十五年的經驗中得到三個結論:

 

第一、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細菌,而是由於「慢性中毒」以至造成細胞組織被破壞後,

才引起細菌的侵襲。

 

第二、絕大多數的情形下,「用藥治病是有害的」,藥所產生的副作用經常會引起新的疾病,表面上的好處只是暫時而已。

 

第三、適當的「食物能治好疾病」。』)

 

 

為了吃出健康,她建議盡量攝取有機蔬果,若無法完全做到有機,也要選購少農藥的,不買那種美美的、太肥太大、完美無瑕的蔬果。減少肉、蛋、奶的攝取,從一天吃一次,到幾天吃一次,慢慢向素食靠攏。現代人壓力大,就別再吃會增加負擔的食物,像甜食、重鹹、厚油、高蛋白質等食物。

 

現在的人普遍吃太多、太好,要懂得「清除」之道和「淨化」的概念,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,正是最好的「清道夫和腸道刷子」,其中又以生食提供的豐富酵素,最具清潔之效。姜淑惠醫師鼓勵大家一定要學習生食,因為「生食具有『淨化』功能,可以改善容易致病的酸性體質,排除身心毒素」,尤其是具有高能量的有機蔬菜,唯有生吃才能完全吸收其中的「生機」(生命力)。 

 

六、共築一道防癌長鏈

 

一般而言,身體在三十五歲開始老化,我十分感嘆周圍的社會菁英忙於事業,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健康,直到問題發現,個人及家庭都將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。而今衛生署公布癌症人口大增,年齡下降,在好友的勸說下,我覺得有責任將防癌之道的真相公布,也才不辜負一位醫者的良知良能。

 

幫助我達到調整飲食的要求,重拾健康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一個不一樣的人生觀,以及「四低一高」的飲食。被病魔糾纏的我沒有用任何的中藥、西藥或切除手術,只是把體質調整好,只要把身體的廢物排出來以後,就可以擺脫病魔,找回健康,這不是奇蹟,而是事實。像我這麼糟的身體都可以調整好,何況讀者朋友呢?

 

我巡迴演講的用意就是要告訴大眾,人生是有希望的,不是得了癌症以後就走入悲觀的世界。

 

有一位英國作者Vernon Coleman寫了一本《別讓醫生殺了你》,他可說是英國的國寶,二十幾年前在捍衛病人的權益。在台灣,我們都沒有保護自己的權益,我們為什麼不是一等公民,因為我們不了解真相,所以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,因此沒有向上提升的力量。我們出來推動這個活動,能將真相與正確的知識傳播出去,將這些知識一傳十、十傳百,共同建立出一條防癌長鏈。

 

(無名註:防癌長鏈志工團召集人簡光明說,為了幫助更多人能迅速了解癌症的共犯結構-癌症鐵三角,防癌長鏈挑出三本書:第一本《新世紀飲食》,是給教育界,它是改變世界的八本書之一;第二本《如何從飲食防癌》,是給飲食界,它促成了一九九二年後美國新食物金字塔的營養理論(註:新四大類食物是,1.未精製加工的五穀雜糧類、2.蔬菜類、3.水果類、4.種子、堅果、豆類);第三本《別讓醫生殺了你》,是給醫藥界,它被譽為是俠盜羅賓漢、法官和警察的綜合體,英國醫學保健權威作家Vernon Coleman的重量級著作。這三本書合在一起,不足以改變您整個家庭的命運嗎?

 

《別讓醫生殺了你》要告訴讀者的是,醫師、營養師等醫藥人員講的話不是全部都是對的。醫師也在診療中不斷的學習,否則他為什麼也稱為「醫生」(學生)呢?醫藥人員的建議不見得就是真理,『自然』才是真理,你自己的身體才是最好的醫生。一個真正好的醫生,是懂得「醫道」的「上醫」,教你如何才能不生病的正確觀念,教你如何事先預防疾病,增強自身的免疫力,而不是企圖賺你的錢。

 

美國安.威格摩爾博士(Dr. Ann Wigmore)說得好,"BE YOUR OWN DOCTOR",你自己就是醫生,自己的身體自己最知道,有病時,試著多聽幾位醫生的建議,看哪一種方法對自己的身體最有效,就是對的。以我們這個主題來說,他們說牛奶或奶製品可以補充鈣質、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,這是錯的。)

 

美國的希塔尼醫師(Dr. Terry T. Shintani)在所著的《防癌之道52則》中清楚的告訴我們,

「80%以上的癌症可以預防」,只要我們能夠覺醒,並立刻改變飲食結構,重視他所提醒的「少吃紅肉,少吃蛋,少吃乳製品」的正面意義與價值。

 

每當有人驚訝於我的演講內容與道德勇氣時,我總會很誠心地說:「希望不要讓錯誤的認知和觀念再傷害到下一代。」這是我的心聲與使命感,誠如雷久南博士所說:「假若十幾億的中國人都學著大吃大喝,爭著開大車,那麼地球的災難就無法避免,事實上要避免這個災難,中國人真的有舉足輕重的分量,唯有覺醒與簡樸生活,才能做出個好榜樣,這件事也不難,就從正確認知開始。」

 

光是從自己的知行合一做起,就足以讓我體會到生活的改變和飲食上的調整,能夠讓許多疾病不藥而癒,身體改善之外,心靈更常處於平靜、喜悅的境界,也愈發洞察到人類歷史上的許多錯誤,都是由於不能認清事實、面對真相所致,於是發心將美國傳奇人物之一的約翰羅賓斯(John Robbins)的《新世紀飲食》加以發揚,並將理論和經驗歸納成防癌四部曲:

一、改變生活形態,以「不」吃什麼為主。

 

二、吃對東西,吃「四低一高」的飲食(低蛋白、低油脂、低糖、低鹽、高纖維)。

 

三、了解生命的意義,啟動康復力。

 

四、邁向健康之路,坦然接受排毒。

 

 

防癌長鏈的中心思想:

1.食物是最好的醫藥

2.自己身體是最好的醫師

 

我們強調的「自然醫學」自有其醫理,就是「食物是最好的醫藥」,也許有人不同意這種觀點,我們再談「醫道」的觀點。要判斷他是不是一個好醫生,就看他懂不懂醫道。醫道就是人體有「自癒」的能力,自己的身體是最好的醫師,

 

「癌」不難預防,只要我們體認「病從口入」,再檢視本身的飲食習慣,打破醫學的迷思和神話,讓我們共同覺醒,錯誤的認知和觀念會傷害到下一代,改變要從知識開始。

 

... 還有更精采的喔! 請造訪

http://greatbook.josephchen.org/GREATBOOK/D00/milk_egg.ht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